經典月港大菜「魷魚螺肉蒜」  遊鹽水嚐時代美食/論 報

來源:

2021-12-22 05:26:02

瀏覽次數:8265

談新聞–鄭中薇/台南

台南鹽水在清領時期到民國60年代,庶民經濟相當活絡,除有初期倒風內海的航運經濟外,更是府城往鹿港經商路線中繼的最大歇腳城市,因而有許多的郊商,包括糖郊、????郊、油郊、水郊等,同時促進許多夜間娛樂文化,發展出特有的酒家菜,21日(二)台南市長黃偉哲洗手作羹湯,重現經典月港大菜「魷魚螺肉蒜」。

黃偉哲表示,過去酒家菜經改良後,成為月港大菜,來台南、來鹽水時,不僅可以看蜂炮、看月津港燈節、看月之美術館,還可以品嚐月港大菜。

過去鹽水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美譽,在當年蓬勃經濟孕育下,商業應酬的風月文化,留下許多在地特色佳餚,「月港大菜」就是時代下的產物,透過月港大菜推廣,讓鹽水除蜂炮、月津港燈節、鹽水意麵節外,更加引人入勝。

南市府投入約11億元建設鹽水區,不僅榮獲「2021國家卓越建設獎」、「2021全球卓越建設獎」,更打造岸內糖廠影視基地,以時代大戲《斯卡羅》風靡全台,短短2個月吸引近百部遊覽車造訪鹽水。在鹽水旅遊人數倍增情形下,鹽水武廟重現月港大菜,讓遊客駐足欣賞鹽水的人文薈萃與歷史發展。

鹽水區長陳文琪感謝武廟的支持與協助,努力巡迴當年鹽水鼎盛時期的文化區塊,在各方訪談、調查過程,發現鹽水華燈初上的夜間娛樂文化中,應酬場所不但有分級,還發展出不同的佳餚,包括魷魚螺肉蒜、雞仔豬肚鱉、炸排骨酥、清蒸鱸魚等,經過與武廟兩次的實驗與檢討,推出多道美食,在迎接鹽水燈節、蜂炮同時、提供遊客更多美食饗宴。

武廟管理人林益仁進一步說明,以前鹽水經濟發展蓬勃,商業應酬活動將夜間娛樂文化推向高峰,全盛時期擁有合法的風月場所30餘家,當時流行「那卡西」伴奏,以及許多下酒的酒家菜,蓬勃程度讓鹽水有「小北投」稱號,在多方訪談下,最令人回味無窮的就是當時的酒家名菜,武廟重現接近當年味道,推出鹽水月港美食,以「月港大菜」為名,希望成為鹽水最具文化特色的在地佳餚。

論 報 https://www.talk6s.com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