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蝦虎 記憶中的餐桌珍饈/論 報
來源:
2022-02-27 10:13:57
瀏覽次數:3702
來源:
2022-02-27 10:13:57
瀏覽次數:3702
論 報–薛維君/新北
蝦虎魚,閩南人稱呼它叫狗魽仔魚。牠是一種不起眼的台灣原生魚,牠的料理方法很簡單,原味、紅燒、酥炸、或煮湯皆鮮美無比。早些年代北海岸在地沿海居民,常因颱風天或豪雨日無法外出買魚買肉時,這些現撈的狗魽仔魚就成為餐桌上的最好的替代美味。
狗魽仔魚身形不大,但在水中行動靈活,在乾凅的石礫上活力就缺乏活力。牠的魚鰭上鑲有小條的紅藍亮麗顏色,身體則有黑條斑紋。如抓獲量大,只要將牠抓鹽裹粉油炸,一條條的連骨帶肉咀嚼,骨細肉嫩、香酥可口。
除了酥炸外,傳統一輩的老人家也喜歡將牠與自製豆豉同煮,魚肉鮮嫩、湯味清甜鮮美,淋在白飯上口感與味覺皆屬上珍。淡水區漁會理事郭根松表示,狗魽仔魚屬洄游魚類,牠喜歡在水流乾淨湍急的石頭下產卵,幼魚沿溪流入海中,在大海裡逗留約半年,再溯溪逆流回到原鄉。北海岸地區沿海溪流出海口處皆可看見狗魽仔魚的蹤跡。在退潮時的潮間帶就是捕獵的最好時機,只需在石礫間挖條寬深的排水溝,於上游處置放小蝦籠,裡頭放個海邊隨手捕捉的螃蟹或螺肉當餌,稍待半小時左右再打開蝦籠,便可看見活力充足、活蹦亂跳的狗魽仔魚,十分饒富趣味。
論 報 https://www.debate-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