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屎鯽與田蚌共生 濕地水中托兒所招生中/論 報
來源:
2022-03-10 08:06:48
瀏覽次數:3706
來源:
2022-03-10 08:06:48
瀏覽次數:3706
論 報–薛維君/新北
大漢溪濕地生意盎然,滿布綠意,是市民喜愛的休閒去處,除了水濱的生態、景觀,其實濕地水中也是別有故事,其中「牛屎鯽與田蚌共生」的現象,就水域生態中常為人津津樂道的故事。
台語童謠「西北雨,直直落」的主角牛屎鯽,指的其實是兩種台灣原生種魚類高體鰟鮍與臺灣石鮒,是以往農業時代水田、水塘常見的魚類,偏好活動於乾淨的水域。「牛屎鯽」這個俗夠有力的名稱,據說是以往農耕休息時,農夫將水牛牽入水塘休息,就會引來大群牛屎鯽前來啄食水牛排放的糞便而得名。雖然台灣現在已經很少看到水牛耕田的景象,但這樣的稱呼還是流傳下來。
牛屎鯽與田蚌共生指的是繁殖期時,雌魚會利用細長的體外的輸卵管,將魚卵放到田蚌內,雄魚再接著完成授精,受精卵便受到田蚌堅硬外殼的保護,直到孵化、成長後,牛屎鯽的小魚才會離開田蚌的蚌殼庇護。田蚌彷彿成為牛屎鯽的水中托兒所。相對地牛屎鯽所要負擔的托兒費,便是在雌魚接觸產卵,或幼魚游離時,讓田蚌的幼體附在魚體四處悠游,達到擴展族群傳播距離的目的。
濕地也是陸地、水域生態系間的過渡帶,是水、陸交接處許多生物族群棲息地,交織出許多物種內、物種間許多人們意想不到的機制,有待人們去仔細觀察發覺後進而深入研究。
論 報 https://www.debate-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