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公會堂人物影像民族誌 為藝術工作者留印記/論 報
來源:
2022-03-30 07:59:47
瀏覽次數:3636
來源:
2022-03-30 07:59:47
瀏覽次數:3636
論 報–薛維君/新竹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日前舉辦《新竹公會堂記憶紋理互動體驗館暨藝海揚芬~百年公會堂人物影像民族誌影像與刊物發表會》,由國立清華大學團隊進行「新竹公會堂記憶紋理互動體驗館」導覽解說,將新竹公會堂百年風華以科技藝術手法呈現。活動會場移到二樓會議室,在古琴演奏家呂誠敏老師時而悠揚時而高亢的琴音下,猶如三位藝壇前輩追求藝術的不凡旅程。總統府參議鄭朝方特別頒發感謝狀給樊湘濱、鄭瓊娟及孔昭順,感謝三位藝壇前輩在藝術領域孜孜不懈的耕耘,給後輩帶來學習的典範。
現場播放樊湘濱、鄭瓊娟、孔昭順的紀錄影片,有「臺灣美術教育之父」稱號的樊湘濱,一生著力於藝術教育的研究及發展,研擬國小美學課程理論,提倡學校美術欣賞教育,更創建竹師美術教育科系,培養出許多美術教育人才,活動當天樊湘濱的徒子徒孫多人參與,這些也為人師表、校長的教壇長青,不畏大雨滂沱前來與會,可見樊湘濱的影響力。
鄭瓊娟是五月畫會的創始會員,也是臺灣美術史上相當重要的一位女性畫家,在那思想傳統的保守年代,作為女性必須承受許多社會的規範,遠嫁日本的鄭老師,一度因為相夫教子中斷創作多年,直到孩子長大成人,耳順之年回到臺灣,用一幅幅震懾人心的創作,傳達這趟追求藝術理想的旅程、一段美麗熱忱的生命謳歌。
孔昭順是孔子71世裔孫,書法風格清朗俊逸、氣韻瀟灑,作品享譽國際,曾在芎林中學任教,擔任新竹縣立圖書館館長,成立新竹縣青溪學會、中國國際暨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以及中華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協會等藝術協會等,鞠躬盡瘁推廣教育藝文。
新竹生活美學館館長葉于正於發表會上表示,三位資深藝術家紀錄影片只是開始,未來仍會持續記錄拍攝北臺灣九縣市各領域的資深藝術家,「藝海揚芬~百年公會堂人物影像民族誌」計畫,觸角將延伸到連江縣、宜蘭縣、基隆市、新北市、臺北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及苗栗縣,發掘更多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進行史料蒐集整理、編輯出版品及影音資料,屆時仍會舉辦類似的發表會,邀請民眾蒞臨參與,親炙大師風采。
論 報 https://www.debate-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