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首創低碳示範校園標章認證頒獎 塑造淨零排典範/論 報
來源:
2022-04-28 05:28:53
瀏覽次數:8760
來源:
2022-04-28 05:28:53
瀏覽次數:8760
談新聞–鄭中薇/台南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2050淨零轉型」,台南市響應低碳永續的市政主軸,首創「低碳校園標章認證」制度,已邁入第9年,110年度低碳示範校園標章認證頒獎典禮,27日(三)上午在沙崙綠能科技場域舉行,市長黃偉哲頒獎表揚通過認證學校,計100校112項標章,肯定各學校推動低碳校園努力,期許大家持續節約用電、減少碳足跡,透過學校老師的言教身教到孩子受教,帶給孩子更好的保育地球與愛護環境概念。
為達成2050淨零排放,配合國家能源轉型,南市府在「台南市氣候緊急宣言」中,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作為低碳永續發展願景,規劃在2030年前,再生能源裝置量達4.5GW,校園積極推動節能減碳措施。
台南市在推動綠能不遺餘力,學校最近開始實施「班班有冷氣」,南市93%的學校屋頂已有裝置光電板,今推動90個學校做光電風雨球場、讓孩子在不會很熱,然後又可以不擔心下雨,晚上也可以打球的球場運動。
另外,48座光電車棚,總計已完成115Mwp太陽光電設施發包,每年將可發電15,950.5萬度,供4萬5,520戶用電,減碳8.1萬公噸,還有多餘的電力可回售給台電,回饋金7,000萬元鼓勵學校作為節能教育宣導、節能減碳工程、公有財產修繕、校園環境設備改善等,以再生能源與碳中和等管道達到減碳,鼓勵師生將節能減碳行動,落實於校園生活中。
為展現南市低碳行動在學校的具體成果,教育局推動「低碳示範校園標章認證實施計畫」,協助學校發展為社區減碳示範中心,鼓勵師生從日常生活中思考節能方法,以實際行動落實校園與家庭中。今年度由西門實小、大內國中、仁光國小、玉山國小等4校獲得低碳示範學校殊榮,活動現場展示公民行動績優方案,響應南市低碳永續發展理念。
西門實小結合雙語與能源課程,發展能源車組裝課程、智慧漂浮島等PBL課程模組,師生共同探討氣候變遷影響下,帶來的環境挑戰解決之道;玉山國小進行二手物品義賣,以籌畢業旅行費用,將二手玩具轉送給臺東國小,在校際間進行再利用的善循環;仁光國小每日監測用水量,可掌握校內異常用水情形,落實使用中水進行澆灌與校園清掃,養成學生珍惜水資源習慣;大內國中採用生態工法擋土牆,校園邊坡自製蛇籠保護,做好水土保持永續校園,推展自行車運動,帶領學生以自行車勇闖南橫,落實低碳行動在師生生活中。
教育局除鼓勵各校持續參加低碳示範校園標章認證外,致力推動節能教育,「公民節能行動方案」,教師組,崇學國小張琬翔老師與黃瑋琦老師實踐SDG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和SDG12負責任消費,以探討綠能趨勢的課程設計榮獲第一名。高國中組由西港國中學生探索「生生有平板,那電呢?」、「校園生態池節能循環圈」等問題並思考解決方案,透過實測、分析、討論,來尋找最佳的能源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