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以考古方式探究屯堡文化/論 報
來源:
2022-05-11 08:24:11
瀏覽次數:3639
來源:
2022-05-11 08:24:11
瀏覽次數:3639
論 報–鄭中薇
做了32年安順屯堡文化的田野調查、研究,貴州省屯堡研究會秘書長呂燕平對最熟悉的領域,又有了新鮮感。日前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屯堡考古隊,完成對安順羊邊城遺址測繪,及安榨城遺址調查工作。這是貴州首次從考古的角度,對屯堡及相關遺存展開系統考古工作。
屯堡,在文旅新時代的今天,它是安順文化的地標之一,而在貴州建省600年歷史中,它是明代中央政府,開發貴州的最大動作。明朝初年,全國推行衛所制度,以此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軍隊實行的「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制度,成為開發滇黔地區的一大舉措,也和貴州建省有著密切關聯。
尋找、釐清衛所和屯堡遺址遺存,是解答明代如何形塑貴州,當今貴州是如何奠定格局,拓寬屯堡文化研究視野」的基礎。安順,是貴州目前保存衛所及屯堡遺存最豐富的地區,率先對該地區開展屯堡考古,以此再延伸到其他衛所設置地,及湘滇黔古道一線,將有助於探析明代中央對貴州開發歷程,歸納明清貴州發展模式。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周必素表示,釐清屯堡及相關文化遺存,尋找更多線索,對已有資料進行補充,是田野考古中的關鍵。
2021年6月,該所開啟對安順屯堡進行考古調查、勘探工作,期間,根據既往考古資料、三普資料、古代文獻、方誌資訊以及相關研究成果,考古人員掌握元明時期遺存100餘處,並以州府、衛所遺存為幹,以屯堡、墓葬等為枝,驛道、廟宇等為葉,主次分明地開展考古工作。
屯堡考古執行領隊閔凱表示,我們編制《安順明代遺存調查、勘探工作計劃》,對遺存集中分佈的西秀區、普定縣和關嶺縣進行重點調查。考古隊先後完成對雲山屯、鮑家屯、羊邊城、安榨城、屯軍山、頂營司城址等實地踏勘及城牆解剖,並利用航拍、拓片等方式對文物點進行資料採集。
從一個源頭到花開兩朵,在對屯堡文化展開深度研究過程中,考古材料無疑有著硬支撐的作用。在對屯堡文化的解讀中,不僅有非遺、文娛的表達,也有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的研究,但從考古學角度進行探究,這是第一次。在參與屯堡考古的工作中,呂燕平充滿期待,屯堡考古一旦有突破,就是亮點;一旦有考古材料,就將填補屯堡文化的空白。
2022年3月,貴州召開屯堡考古專題工作會,特別提到將屯堡考古與貴州史前考古、夜郎考古、土司考古一起,構成貴州考古調查工作的四大特色支撐。值得注意的是,貴州對屯堡考古的定義不是區域性考古,而是專題考古,由此可見其在國家戰略、貴州建省、城市發展、文化建設以及文旅融合等方面的重要意義。
周必素說,屯堡考古工作,將為中國一體化進程、對邊疆管理研究、貴州文化多樣性闡釋提供生動案例;將對貴州建省、城市分佈格局、交通網路的發展以及中央對邊疆地區管理進程進行探索,為文物保護利用和文旅融合提供生動素材。接下來,該所將對普定縣境內相關遺存;安榨城、沙營司、頂營司等遺址進行實地踏查,為《安順屯堡考古調查、勘探報告》編撰打下基礎。
論 報 https://www.debate-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