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開展 見證感動與震撼/論 報
來源:
2022-05-23 05:38:33
瀏覽次數:7856
來源:
2022-05-23 05:38:33
瀏覽次數:7856
論 報–吳學靄/高雄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在高雄美術館盛大呈獻,高雄市長陳其邁出席開展儀式,說啟蒙和光在法文都是lumière,象徵人類的理性之光照亮黑暗,啟蒙讓人類更加認識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光》是揭示台灣文化的重要展覽,讓我們看到百年前台灣的美與盼望,這次從北師美術館移師高美館,除台北原有的展覽內容,更新增屬於台灣南方的文化觀點,呈現台灣文化協會相關人員所處的環境背景,以及多元的史觀來呼應台灣啟蒙的時代,延續百年前福爾摩莎lumière的感動跟震撼。
1920年代是台灣的啟蒙時代,在大正民主跟國際民族自決的浪潮下,開啟台灣人開始反思「台灣人到底是誰」,進一步爭取政治權利,《光》充分揭示台灣前輩藝術家們在黑暗中,努力追求新文化的企盼跟勇氣,正是一個世代台灣文化的精神,以黃土水入選帝展的作品《甘露水》為例,作品靈感融合民間傳說,打造台灣首座裸體女性雕塑,刻畫往前邁出步伐,迎向光明的模樣,在台灣文化協會百年之後,台灣人民不正也是如此的渴望,熱烈追求台灣的民主自由,踏著堅定的步伐一同勇敢往前。
溫柔守護《甘露水》半世紀的張鴻標醫師家族,從塵封到被發現,精心修復不只找回臺灣美術史失落的一部分,象徵台灣人苦盡甘來、而後重生,掙脫歷史的桎梏,終於見到希望的曙光。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為紀念台灣文化協會創立100週年,回應百年以前的先覺者與藝術家在黑暗時代中,追逐台灣文化啟蒙的信念,展覽即日起至9月18日在高美館101-103展覽室展出,除承續北師美術館原有內容外,更新增屬於台灣南方的文化觀點,透過藝術作品與文獻共構,映射台灣文協「文化向上」的行動與精神,同時也展開新一波「南方文藝復興」的探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