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生愛運動 南市國小知動教室與適應體育二合一/論 報
來源:
2022-05-28 06:26:05
瀏覽次數:9031
來源:
2022-05-28 06:26:05
瀏覽次數:9031
談新聞–鄭中薇/台南
台南市政府重視特教學生運動權益,自109年19所國小爭取教育部補助設置知動教室,身障生超過25人學校優先設置,計挹注280萬元,已幫助700名特教生在更安心的環境下活動。110、111年辦理多場「適應體育」教師增能研習,引領300名以上的教師轉化教學動能,透過合理調整運動規則、進行方式和環境,讓每個特教生都能輕鬆享受運動的樂趣。
透過設置知動教室,搭配設計多元適性的活動,2年來,已讓19校700名特教生進行適應體育活動,有助情緒穩定與課業學習,將推廣到全市特教學生,以訓練動作平衡協調發展,增進前庭覺、本體覺等感覺統合,改善學生情緒與行為衝動問題。
知動教室猶如特教生的健身房,提供身心障礙學生體能運動場所,幫助學生大肌肉發展、身體平衡、手眼協調、情緒穩定與改善行為問題等,讓特教生孩子能愛上運動,培養健全的體育素養。教育局持續鼓勵學校,落實特教生的適應體育,提升特教生的安適程度,加速融合教學理念實踐,讓特殊生和普通生有機會增強體能。
東區大同國小自從申請鋪設知動教室地板安全防護地墊後,活動教室瞬間變得如海洋般湛藍明亮又寬廣,讓特教生有優質又安全的學習環境。加上教師具有適應體育專業知能,無論上律動課程或體育課程,小天使們都覺得很開心,是讓小天使們情緒放鬆的好地方;永康區復興國小學生透過「軟質積木」綜合組,建構其堆疊能力,能提升多重色彩形狀認知、創意與想像力。
大橋國小設置「跳床」與設計相關活動,有助強化特殊生的下肢肌力、增強心肺適應及膝、髖關節活動角度,提升動態平衡能力,大大降低特殊生在校跌倒的機率,能減少在校發生意外事件。崑山國小充分使用知動教室的空間與設備,再搭配設計多元化課程,是一門好的適應體育課程,如透過攀岩或投籃,提升學生身體協調能力;利用盪鞦韆進行感覺統合活動,輔以遊戲或競賽,能提升孩童專注力,建立與人互動技巧。
台南市教育局為全面推動適應體育課程,今年度特邀國立臺南大學附設啟聰學校許柏仁教師,7月7日特教分區中心(大橋國小),辦理「不一樣的體育課-適應體育的融合教學與課程設計」,助普通班教師、特教教師、幼兒園教師與教保員增加對適應體育的融合教學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