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16族原民娃娃特展手作坊 體驗經緯織布紋理/論 報
來源:
2022-08-22 05:12:47
瀏覽次數:5440
來源:
2022-08-22 05:12:47
瀏覽次數:5440
論 報–薛維君/新北
新北市原住民族行政局8月4日起至28日在板橋435藝文特區推出「Betunux lukus 織·藝·憶 16族原住民娃娃風華再現」特展,13日與20日(日)舉辦1場分享與3場工作坊。4場活動甫報名即額滿,參與近150名的民眾對4場活動大呼滿足,對精緻的原住民族傳統服飾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
第一場分享活動是由主持製作服飾娃娃的田宇寧老、參與學員談談製作的甘苦,她跟阮志軍在設計服飾課程時共識,要讓學員親身體驗手作過程,感受原住民族傳統社會的工藝製作,因此採購相關材料時,捨棄許多現成,因娃娃的身高僅有70公分高,因此許多服飾的圖紋尺寸等比例縮小後,只有0.3公分,這對很少、甚至完全沒有縫製經驗的學員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第二到第四場的分享會,以手作泰雅族織作書籤、太魯閣族編織手環作為衍生活動,讓觀展的民眾,透過簡單的手作認識編織與織布,泰雅族織作書籤手作的高秋梅分享不同地區泰雅族部落例如北勢群、南澳群等的服飾圖紋特色,XO圖紋是烏來屈尺群泰雅族所獨有的服裝特色。
太魯閣族編織手環的將博·里漢是花蓮秀林鄉太魯閣族人,介紹太魯閣族的織布顏色以米黑白三色為主體,且和泰雅族一樣有祖靈之眼的圖紋紋路,過去族人深信有祖靈存在,將祖靈之眼織在衣服上,即象徵著祖先在看著你,不能有違法的行為。雖然「男狩獵、女織布」為原住民族傳統,傳統禁忌甚至禁止男性碰觸織布工具。活動利用弓箭與梭子等織布工具,親手織作太魯閣族手環,族人將其手環圖形稱作階梯形紋路,圖紋具有紋面圖案意涵。
「自己的族服自己作」、「一人一族服」是原民局近年努力實踐與推廣的目標與觀念,工作坊培力計畫提供原住民瞭解傳統服飾文化並學習自織族服,希望將來族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在穿著自己族群的服裝;「Betunux lukus 織·藝·憶 16族原住民娃娃風華再現」特展歡迎不分族群的市民瞭解,觀賞原住民族傳統服飾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