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北木偶中心典藏展 世界偶戲之旅/論 報
來源:
2022-09-14 05:14:22
瀏覽次數:6073
來源:
2022-09-14 05:14:22
瀏覽次數:6073
論 報–溫阡蕙/雲林
臺灣布袋戲傳習中心策劃的「世界在掌上:美國西北木偶中心典藏展」13日(二)正式開展,這次與美國西雅圖西北木偶中心(Northwest Puppet Center)合作,展出百餘件珍貴收藏,藏品來自世界五大洲,各自閃耀獨特亮點,引領民眾體驗世界戲偶之旅,探討人類共同擁有的文化遺產。
雲林舉辦國際偶戲節今年邁入第20屆,10/1隆重登場,透過跨國際、跨文化,邀請美國西雅圖西北木偶中心策展,展出的木偶不只是美國木偶,非洲、歐洲、亞洲等不同國家的木偶也來跟大家見面,民眾了解不同國度的偶戲文化。
雲林縣府近年為建立世界第一座以布袋戲為主的場館-臺灣布袋戲傳習中心,在布袋戲文化上的發展非常努力,要為布袋戲傳習中心做好先前準備,預計明年布袋戲中心整個硬體設施完成後,逐步在軟體方面、文化、傳承上建構,向下紮根,透過跨縣市、跨館舍、跨文化、跨國際,讓布袋戲文化不斷傳承與豐富。
臺灣布袋戲一直都是世界偶戲藝術的一份子,以前民眾日常消遣大多聚集在廟前,除透過戲偶演出傳達民間傳說、信仰寄託,更時常藉由偶戲表達對社會現象的嘲諷與評論,偶戲藝術來自民間且貼近生活。因經濟活動造就的絲綢之路,橫跨數個世紀、翻越數個洲大陸,除活絡地域性的商業貿易,同時帶動各國間的文化、觀光交流。
美國西北木偶中心由Stephen Carter和Chris於1988年在西雅圖成立,目的為保存世界偶戲文化的非營利組織,以演出、展覽、教育推廣和研究圖書館為特色,收藏數千件世界各地的珍貴戲偶、偶戲書籍等相關物件,至今已傳承三代。與臺灣布袋戲傳習中心的成立宗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從策劃、實驗與實踐的過程中探尋偶戲的各種可能性,從中審視自身文化,激發想像空間。臺灣布袋戲的文化與技藝是門專業藝術,這次展覽出版的專書是文化保存與傳承的路徑之一,未來透過大師班課程,系統性教學傳授臺灣的傳統布袋戲技藝。
西北木偶中心館長Dmitri Carter是卡特家族第二代,從小跟著偶戲長大,1999年起擔任西北木偶中心總監,曾到義大利、巴西、西班牙與以色列參與藝術計畫。不論是研究、策展、教學等偶戲技巧都有豐富的經驗;策展人Francisco Carter是卡特家族第三代,今年僅22歲就有從事藝術領域的工作經驗,更投入許多偶戲相關的文化歷史研究與出版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