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藝術作品 探索鹽田梓生境變化/論 報

來源:

2022-12-20 07:53:39

瀏覽次數:3352

論 報–鄭中薇

時至今日,香港西貢鹽田梓仍留存著不少村民與大自然共存的痕跡,走入鹽田梓從現存的景點中尋找鹽田梓過往歷史中與自然共融的生活面貌,體會這份古老但並不呆板的民間智慧,這趟旅程以不同感官去探索,尋找昔日村民生活的足跡,體會客家鄉土人情和文化。專注當下用心感受四周環境的現況,將當刻感受記錄下來,轉化成此時此刻你與鹽田梓專屬的回憶。

鹽田梓的村民主要信奉天主教,在距離碼頭不遠處的高地上,有一座簡樸的天主教聖若瑟小堂,它儼然是西貢海中的燈塔,船家望到教堂便知道歸家的方向。這種在茫茫大海中指引方向的感覺,讓藝術家朱卓慧以此創作藝術品《歸航》,這件雕塑作品以兩隻飛翔中的鴿子組成帆船形狀,坐落天主堂下方的海邊,一虛一實的鴿子象徵聖靈和人同在,守護來自四方八面的小船迎浪平安前行。

到訪鹽田梓,當然要參觀這些在香港碩果僅存的鹽田,了解村民的日常生活。擅長營造及設計公共空間的設計師孫舒雯及梅詩華在鹽田旁的濕地,創作了《「鹽」下乘涼》,該作品除以鹽山表達人生像造鹽一樣必須不斷磨練外,更能讓遊人乘涼休憩,享受相聚一刻。

做鹽田梓女人好辛苦的⋯。一個客家婦女的自述,帶出了女性在客家社會中的辛酸和無奈,也推動藝術家黎慧儀重新梳理過去多年耳聞目睹的許多客家女性的故事。她為這次藝術節構思了作品《回憶的味道》,以錄像裝置和文本,記錄了客家人身分如何支配了女人的一生。

沿山徑走到鹽田梓的盡頭,是通往滘西洲的玉帶橋,遊客在橋上會穿過一個由無數鏡條環組成的氣泡,它正是藝術家高浚明創作的《漂浮氣泡》。走進氣泡裡,會看到由鏡條反射出的不同紋理,象徵島民過往的艱辛、付出和犧牲;以及客家女性為所愛而付出的犧牲 。

由碼頭出發,穿過村落與天主堂,沿山徑往山上進發,你會在一片草地上看到一雙上主之手向你展開,這正是藝術家郭達麟的作品《????》。這片草地原是墓地旁的足球場,交織了悲傷與歡樂的回憶,遊人走進這雙迷宮般的上主之手裡,彷彿走進內心深處,重探人生的喜樂。

海水是鹽田的生命之源,以往鹽工會使用龍骨水車將海水由低處引至地勢較高的曬鹽池。隨着科技發展,龍骨水車也被機械取代,藝術家陳家俊受龍骨水車啟發,設計了作品《流水龍骨》,以波浪形的活動韻律象徵流水,讓舊日的智慧以嶄新面貌再現人間。

透過欣賞鹽田梓的大自然環境,靜聽她發出的純潔聲音,穿透一層一層的雜念,直達內心產生共鳴和迴響,使參與者重新感受造物主真、善、美的愛;認識有關鹽田梓的福傳歷史,實地體驗傳布福音者美麗的腳步,以反思自身境況和信仰生活。

論 報   https://www.debate-news.com/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