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血壓量測722 控制血壓的關鍵/論 報
來源:
2023-05-16 08:03:29
瀏覽次數:3537
來源:
2023-05-16 08:03:29
瀏覽次數:3537
論 報–鄭中薇
高血壓有著沉默殺手的稱號,因為它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之共同危險因子,依據110年衛生福利部國人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國人因高血壓導致心血管疾病死亡,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等,分別為十大死因的第2位、第4位及第6位,且高血壓性疾病的死亡率及排行呈上升趨勢。
國民健康署107年健康危害行為監測調查結果發現,18歲以上國人一年內有23.6%沒量過血壓,為持續宣導民眾掌握自己的血壓狀況,並協助醫師正確診斷,社團法人台灣高血壓學會及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最新「2022台灣高血壓指引」建議,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在家量一次血壓,並搭配722原則:「7」連續七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取其平均值。如血壓值超過130/80 mmHg,醫師建議積極進行飲食、運動和作息調整,再進一步諮詢是否需要接受藥物等治療。
台灣高血壓學會針對民眾血壓自我管理行為與影響進行焦點團體訪談中發現,血壓管理需「以家庭為整體評估」,尤其具高血壓家族史之家庭,可及早發現潛在高血壓個案,且個案居家血壓管理遵從性高。研究也指出,單靠個人力量控制血壓容易成效不彰,需要周圍親友的提醒與支持,共同管理血壓值,除提高民眾對高血壓的關注,亦能提升平日對高血壓自省之態度;建議家中成員彼此關懷血壓狀況,多一聲問候:今天量血壓了嗎?並相互交流血壓管理的成果。
造成高血壓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吸菸、喝酒、缺乏適量運動、體重過重、攝取過多的鹽分等。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民眾,預防高血壓最重要的就是定期量測血壓,做好血壓管理及從年輕時開始調整健康的生活型態,如採低油、低糖、低鹽及高纖的飲食、拒菸酒檳榔、適度運動,才能掌握健康的契機與關鍵。
論 報 https://www.debate-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