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湖牽水車藏(狀)178週年系列活動 挑飯擔祭祖靈、放水燈/論 報
來源:
2023-07-25 05:14:53
瀏覽次數:5350
來源:
2023-07-25 05:14:53
瀏覽次數:5350
論 報–溫阡蕙/雲林
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與重要民俗活動「口湖牽水車藏(狀)」系列活動24日(一)分別在四湖鄉下寮仔萬善爺廟辦理挑飯擔祭祖靈、口湖鄉蚶仔寮萬善祠、金湖萬善爺廟辦理放水燈等祭典。雲林縣長張麗善與四湖、口湖萬善爺廟周邊14個聚落村民一起用扁擔挑飯菜徒步前往廟前祭拜、參與放水燈,展現慎終追遠的人文意涵。
「口湖牽水車藏(狀)」是臺灣規模最大的水難祭儀,源自178年前口湖、四湖鄉發生天氣遽變,狂風暴雨中奪走口湖、四湖沿海地區數千人性命,因此後人每年農曆6月初7、初8舉行盛大祭典,以虔誠的心,緬懷水災罹難的先民,其中下寮仔萬善爺廟透過挑飯擔祭祖靈,「口湖下寮萬善同歸塚」每年透過辦理點燈儀式追思先人,讓後代藉此了解歷史記憶。此外,金湖萬善爺與蚶仔寮萬善祠分別舉辦放水燈儀式,以放水燈邀引水難罹難的孤魂前來接受超渡,期望透過這樣的祭典儀式,讓後人對於先人遭受的苦難有所慰藉。
過往無情水患造成慘痛歷史與惡劣環境,促使政府積極投入沿海地區防洪治水工作,藉區域排水整治等相關治理工程,減少當地水患威脅,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對於無形文化資產,公部門挹注相當多的精力,不光是萬善爺廟廟宇整修、環境景觀綠美化或交通路網建置,逐步協助落實地方基礎建設改善。
「口湖牽水車藏(狀)」邁入第178年週年,是雲林縣第一個國家指定重要民俗,也是目前已知全亞洲唯一以天災水難慎終追遠的民俗活動,呈現敬畏天地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