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部落健康飲料習慣 啟動文健站食農保健文化/論 報

來源:

2020-03-29 21:47:45

瀏覽次數:4202

論 報–莊聖雯/臺東


原住民飲食文化是根據各族的生活經驗發展而成,富有族群傳統的智慧,各族群的烹煮方式及食用的農作物各有其特色,並與族群生活環境有極大關係,臺東縣政府今年選定卑南鄉賓朗部落等9處文化健康站,從耕地、復育野菜、烹煮、建材等,透過在地長者復育原住民族的食農保健文化,讓部落的長者更健康快樂。


台東近年積極向中央爭取設置部落文化健康站,今年已有87處部落文化健康站,從文化健康站的公有空間、設置體適能設施及教材及健康照護,更要推動部落在地長者的健康飲食習慣。縣府與臺東大學合作,邀請老師協助到各部落現勘,瞭解各族群在過去醫療資源不足的環境下,如何運用不同的食材搭配及烹調方式,達到保健身體的效用。


原住民傳統飲食習慣多為水煮食物,現在的食物選擇很多,但未必健康,原民處請部落照服員找出各族群野菜等飲食文化,希望透過以部落長者及專家為講師,規劃家庭菜園管理、物種辨識、保種運動、植物多元運用、農廢棄再利用、烹調技巧、食品加工與保存、部落特色商品等課程,讓部落長者從生活中調配自己的營養餐盤,並順應季節善用植物資源、適量採集,讓特有的飲食文化內涵能夠延續。


今年以台東5大族群及徵詢部落意願,先選定長光、福文、建和、賓朗、南興、嘉蘭、永康、都蘭、拉里吧等9個推廣的示範部落文健站,縣府協助推動各部落族群的美食文化提振部落文化,以規劃課程、資源盤點、傳統智慧的料理、健康提升檢測為推動方法,一方面透過傳統與現代的結合,發想創新的創意料理,也能藉由獨特的菜餚背後的動人故事延續傳統文化,以促進部落族人對於健康飲食的觀念及習慣。


論 報 https://www.debate-news.com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