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哨角新交響 蔦松藝術中學管弦樂團快閃哨角吹/論 報
來源:
2020-06-03 13:26:56
瀏覽次數:4120
來源:
2020-06-03 13:26:56
瀏覽次數:4120
論 報–溫阡蕙/雲林
雲林最青春熱血的管弦樂團,雲林縣立蔦松藝術高級中等學校音樂科主任范詠喨,率領具有國際級演奏水準的蔦松藝術中學管弦樂團,於北港朝天宮廟埕廣場舉行三場別開生面的快閃音樂會,向北港哨角製作大師魏幼謙致敬,也為中西合璧的樂團演奏開啟新篇章。
雲林縣政府委託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製拍紀錄片「匠新・匠心」,記錄五位保存技術及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傳統表演藝術開路鼓樂保存者李春生、哨角製作保存技術保存者魏幼謙、燈籠工藝保存技術保存者林聰賢、小木作技術保存技術保存者蘇純亮,以及鑿花技術保存技術保存者張旭輝。並媒合五位新銳藝術家參與拍攝製作:太日樂集藝術總監張呈遠、蔦松藝術中學音樂科系主任范詠喨、時尚設計師江奕勳、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廖偉立、藝人暨攝影師林予晞。希望透過創意上的交錯,呈現「新」作品與「心」世界的精彩花火,同時保存及推廣北港百年藝鎮的文化底蘊與精神,讓更多觀眾貼近臺灣傳統藝術的結晶。
新銳藝術家之一的范詠喨出身音樂世家,五歲開始學習小提琴,以嚴格的自律以及過人的天份,在音樂的路上不斷自我突破,並取得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拿到小提琴碩士學位,是美國古典音樂界的閃耀新星。後因秉持對台灣音樂教育環境的熱誠,他回到雲林縣水林鄉的蔦松藝術中學,親手栽培一個又一個對音樂有熱情的孩子。
范詠喨向來保有對東西方音樂交融的敏感度與好奇心,蔦松藝術高級中等學校以「再現古典精神,實踐理性純淨的音樂藝術」為音樂班辦學核心,以中西樂器合璧的型式開創大型藝術實驗性教學。蔦松藝術中學管弦樂團多次嘗試將東西方音樂融合演出,每每造成廣大迴響,佳評如潮。范主任也相當開心能參與北港藝師紀錄片「匠新・匠心」的拍攝,希望激起新的藝術火花。
魏幼謙師傅今年已高齡九十四歲,是臺灣少見以手工方式製作黃銅哨角的藝師。過往從事板金工作的魏師傅,善於修補哨角,更在六十歲那年,憑藉數十年來修補哨角的經驗以及對金屬鍛造的掌握度,自行研發打造更易於吹奏且更輕薄的哨角,讓全台各地的哨角團趨之若鶩。魏師傅精湛的技法,於107年獲得雲林縣政府登錄為哨角製作技術之保存技術保存者,可謂北港之光、雲林之光。
持續演奏哨角的百年陣頭北港震威團,則出借魏師傅製作的哨角,也協助范詠喨教導年輕學子吹奏。將哨角融入管弦樂團的演出實是十分困難的嘗試,因為哨角吹出的音階並非一般大眾熟知音階,且哨角並無可控制的按鍵,只能靠同學們的練習控制,對樂團的同學來說,著實是一大挑戰。透過不斷研究練習,蔦松藝術中學的同學們終於能夠成功吹奏,也期待著演出的機會。
范詠喨與蔦松藝術中學管弦樂團於北港朝天宮廟埕廣場舉行三場快閃音樂會,將哨角與管弦樂融合的嶄新藝術形式,呈現在北港鄉親的面前,也作為獻給魏幼謙師傅的一份感恩驚喜。快閃演出中總共有八位同學進行哨角的吹奏,哨角的敞亮氣勢,與弦樂的優美、木管的溫婉相襯,著實吸引入廟朝拜的旅人香客的目光。這場快閃活動由公視製作團隊貼身紀錄,部分場景將融入系列紀錄片「匠新‧匠心」,並於2020年底於公視頻道播出,敬請期待。
論 報 https://www.debate-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