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進公共事務參與 大專青年能源共學/論 報

來源:

2021-02-15 05:31:35

瀏覽次數:5405

論 報–薛維君/台北

全球氣候變遷影響,環境議題日趨複雜,能源及減碳是當前國內外關注的議題。109年教育部與社團法人荒野保護協會合作辦理大專青年能源轉型認知推動計畫,以「能源宿舍」為主題,邀請全國各地大專校院學生參與,透過多元學習管道,以開放性的探討進行互動與對話,了解臺灣能源現況與發展課題,思考未來對能源的選擇。

增進大專青年對國家能源轉型認知,計畫以線上問卷、互動式講座、審議式教學、實地參訪等四階段辦理,合計超過1,000人次參與。第一階段透過問卷設計,調查大專青年有興趣或關注度較高的能源議題後,進行第二階段「能源不尬聊」半日營規劃,邀請經濟部能源局、大專校院學者、民間團體代表擔任講師,於北、中、南共計辦理6場次互動式講座,分別以能源桌遊、電動車、能源套餐等主題,讓參與學生思辨不同能源使用的優、缺點,理性思考能源發展方向,以及對後續生活的影響。

第三階段「能源交流所」活動,由計畫成員擔任桌長,學生分組扮演不同立場的角色成員,透過近期能源新聞進行多元意見交流與討論,以換位思考方式學習對能源政策公共議題的參與。第四階段實地進行能源踏查,帶領學生參訪公益屋頂型太陽光電、漁電共生示範場域及鹽田光電場域等不同類型設置案例,了解太陽光電從選址、建置到發電的執行歷程,體現綠電帶來成果效益與延伸困境,同時關心在地環境永續議題。

計畫以大專青年為對象,過程中特別邀請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與青年學子共餐,以開放政府角度,進行有溫度的交流對談,學生反應熱烈。唐鳳政委長期致力社會創新與青年參與,活動期間學生積極提問,從能源問題談至科技發展、國際趨勢與職涯規劃,深刻感受學生對公共事務關心,有助學生朝向自發、互動、共好之教育核心價值邁進。

臺灣能源供給98%仰賴進口,如何讓能源供需穩定,並兼顧經濟、環境及社會權衡發展是國內、外長期關心課題,面對國際社會積極致力朝永續發展目標邁進之際,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已將「能源教育」列入重要學習議題之一,並在「環境教育」議題項下落實能資源永續利用學習與實踐,鼓勵學校能源教育與環境教育課程發展朝跨學科、跨領域學習方式進行,增進對公共議事參與,以培養學生成為具獨立思辨及行動力之永續世代公民。論 報 https://www.talk6s.com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