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創不停歇 黃埔「以住代護3.0-青創HOUSE」名單公佈/論 報

來源:

2021-07-05 05:18:44

瀏覽次數:6506

論 報–吳學靄/高雄

高雄市「以住代護3.0-青創HOUSE」4月開放看屋,四周湧入近2千人,黃埔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優良創業基地。案件審查面臨疫情期間,文化局首次嘗試請投件者以拍攝短片做為複選簡報,讓黃埔青創的以住代護計畫未受疫情影響,更讓人看到屬於青年創業者在面臨危急時刻中,展現的蓬勃創意。經評審委員反覆嚴謹徵選討論,順利媒合23戶黃埔新眷戶,除展現市府在疫情期間不停歇的專業精神,更在具傳承意義的眷村中,實踐陳其邁市長的青創政策。

作為台灣第一個眷村的黃埔新村名人輩出,包括新聞人陸震廷、畫家楊鄂西,及《想我眷村的兄弟們》作者-文學家朱天心等人都是黃埔子弟。在眷村改建政策推動初期,黃埔一度面臨拆除危機,為保存黃埔這個眾多故事與記憶的載體,高雄市文化局和所有權人國防部協商,時任高雄市文化局局長的副市長史哲首創提出「以住代護」計畫,引進各領域人才實際入住,讓眷村篇章得以延續。

「以住代護」已推行近8年,目前黃埔新村已媒合112戶,期間村子有很多人進來,許多有趣事物發生,眷村不再只是竹籬笆內的故事,現今已是高雄人在都市生活中的舒緩窗口,可以在不遠的距離內,就有老樹和老屋可觀可觸。富有時代氛圍的建物,也是很多電影、電視劇的絕佳取景地。

文化局2013年起,推動以住代護計畫,多年來共辦理7期進駐,市府團隊漸漸找到活化節奏,藉由穩健地開放眷舍,逐步調整入住形式。從一開始的入住修護提案,到配合民宿法開放的眷村民宿,最新「以住代護3.0-青創HOUSE」計畫,基於陳市長整體青年發展政策,史副市長統籌擘劃,文化局和青年局共同合作,輔導 20-45歲從事建築、設計、工藝、文創等類別經營者在黃埔築夢,在5年進駐期間,提供最高達50萬創業補助、租金補貼和獲貸獎勵,讓眷舍成為青年創業的孵化場域。3月公告以來,歷經看屋、初審、複審等一連串複雜且嚴明的程序,利用數位化方式,克服疫情期間不便,從134件申請案件中,遴選出23戶青創HOUSE的入駐者。

即將入駐的青年團隊中,建築暨室內裝修類的入駐者比例達近5成,富有歷史感的眷舍環境,結合具整修技能的專業者,將產生複合加成效果,如高雄在地的「痕好創造」團隊,擁有豐富的古蹟修復經驗,曾榮獲眾多國內外建築獎項,標榜「舊好,就好」的精神。這次成為黃埔的新住戶,將擅長的老屋修復和室內設計專長用於駐村計畫中,以工作室為基地,活用建築與古蹟修復專業,讓老眷舍本身成為文化資產的修復與展示空間,善用舊有構件開發文創商品

同樣來自高雄的「施舜文建築師事務所」團隊,是結合建築、室內設計、平面設計且平均年齡在30歲上下的年輕團隊,帶著新創業的銳氣與對黃埔的未來活潑想像,以「共享.開放.在地」精神,規劃讓眷舍成為駐村工作室、教學工坊、共創辦公室等創意教流平台與空間,讓各領域人才得以相互交流,促進異業結盟,充分展現青創HOUSE精神。施舜文成長岡山樂群村,邱莞芸的祖父曾是黃埔新村旁誠正國小校長,年輕團隊將帶著對眷村厚實情感與青年無限創意,讓眷舍、創意與社區有更多交流與成長,進而捲動在地創意與產業能量。

這次入駐者各有不同的經營理念,但同樣有著與黃埔共生的美好願景,及活絡的創業想法,預期入駐後在黃埔創造每年約1億元產值,5年計畫除產值逐年提升外,更將擴散文創產業邊際效益。

高雄保存的眷村群是全國面積最廣闊,也是台灣最大的老建築聚落之一,其中黃埔新村除是台灣第一個眷村,也是最早開始「以住代護」計畫的眷村。時光流轉,走過漫長歲月的眷舍,和青年的創意相輔相成,將是另一種青銀共好。

論 報 https://www.talk6s.com

回上一頁